近幾年,我國閥門出口總產值呈現逐步遞增的總趨勢。從中國國情出發:為保證我國的優化能源結構、支持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等多方面迫切需要出發,我國已制訂立足于火電,大力發展水電,適度開發新型能源的政策,如核電和風力發電等。我國核電的建設正從試驗性、補償性調整為向戰略性和進取性的發展。這對于我國的核電事業是一個較好的發展機會,而核電站閥門的巨大需求則給國內外閥門生產廠商帶來了廣闊的市場前景。
據國外的相關部門數據統計:這些國家閥門的產值超過壓縮機、風機和水泵三者產值的總和,約占整個機械工業產值的5%。這些國家的一個現象更耐人尋味:近幾年火爆的國際閥門市場上,產自中國的閥門產品越來越多,但國際閥門市場的話語權并不在中國企業手中,仍是打工者角色由于閥門生產中必要的鑄造、鍛造、電鍍、酸洗等影響環境,在環保上投資較大,所以近年來,發達國家都將勞動密集型的閥門生產,尤其是通用閥門搬到發展中國家,比如中國。 他們通常是向發展中國家購買符合標準要求的閥門產品,然后再賣到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蛘呤窃诎l展中國家辦獨資或合資企業,產品再行返銷。實事求是地說,在這場發達國家產業轉移當中,我國的閥門企業還是獲得許多好處的。有不少企業已經取得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API認證,有些企業還取得了歐共體CE認證。同時,我國的很多閥門企業已完全能生產API標準的閘閥、截止閥、止回閥、不銹鋼球閥、偏心半球閥等產品,產品質量完全能達到ISO5208:1993檢驗標準要求。
中國的閥門產品也因此而出口逐年遞增。就拿近幾年講,出口形勢非常好。更可喜的是,我國閥門行業陸陸續續有閥門廠家到國外辦廠,還有的閥門廠家在國外有辦事處,如在新加坡、荷蘭、意大利設有辦事處,所生產的閥門幾乎全部銷往國外。但是,盡管國內閥門產品多,在國際閥門市場上中國企業卻仍舊沒有話語權。費用是人家說了算,規則也是人家說了算。發達國家從我國購買極低檔閥門,然后再加價賣給發展中國家,他們既得利又買好。而國內企業卻只能充當打工角色。近年來,我國通用機械行業取得了長足進步,特別是泵閥等產品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并能為市場提供一些產品。